教学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教学 > 教学成果 > 正文

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举办讲座--人工智能在情报领域的应用

作者: 日期:2025-03-24浏览:
分享:

2025年3月21日下午,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、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基地主办的“人工智能在情报领域的应用”讲座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二放映厅顺利举行。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北京华睿达观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EO刘卫忠先生,刘卫忠先生长期跟踪研究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以色列等国在网络安全、国防情报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,尤其在开源情报与传统分析方法的融合实践方面具有深厚造诣。讲座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杨良斌教授主持,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讲座。

讲座伊始,刘卫忠从情报的定义切入,援引中美两国对情报的权威界定,详细阐释了人工智能在情报周期中的全流程应用,结合DIKW(数据-信息-知识-智慧)金字塔架构,剖析了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等关键技术如何提升情报分析的效率与深度。在介绍美国智能情报工具开发经验时,刘卫忠重点分析了其技术研发布局,涵盖先进计算架构、多云环境数据平台、量子计算及认知战等方向,并介绍了CIA的C2E云平台、DIA的MARS系统等代表性项目。针对近期热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,刘卫忠探讨了其在情报领域的应用潜力与风险。他提到,生成式AI可高效提取海量信息、生成假设性分析,但同时也面临“数据中毒”“模型幻觉”等技术隐患。对此,他提出需建立数据隔离、业务边界与人类监督机制,确保AI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。

实战案例部分,讲座以“美国击毙本·拉登”“以色列加沙行动中的AI目标识别系统”“乌克兰Delta态势感知平台”为例,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多源数据融合、行为模式分析及实时决策支持,显著提升情报行动的精准性。讲座尾声,刘卫忠强调,情报分析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融合理论创新、结构化方法、智能化工具与数据治理等多维度努力。他呼吁高校和行业多注重培养跨领域人才,以应对未来挑战。

本次讲座内容详实、案例生动,为在场师生打开了AI技术赋能情报领域的新视界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深化与业界专家的合作,助力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产教融合,为建设有影响力的专门院校注入科技动能与智慧力量。